• 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学校简介

西藏自治区地域辽阔,这里拥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等五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五十多座7000米以上的高峰和众多6000米左右的山峰。自八十年代初西藏山峰对外开放以来,登山产业给自治区体育系统及山峰所在地带来了直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其后的近二十年中,在西藏甚至中国的登山产业中,由于运作体制及传统的制约,中国所能提供的登山服务,很大程度上仅限于收取登山注册费和联络、接待工作。高山上的商业服务基本都是由第三国人员承担。在2000年以前,西藏登山协会每年接待了近百支国外登山团队,团队雇佣的夏尔巴人员多达三四百人,所付给的服务费用近百万美元;而long8山区的农牧民群众,因为缺乏专业登山技能的培训,只能提供如牦牛运输、帮厨等简单的高山服务。中国急需一批优秀的登山人才。

诞生

1994年

尼玛次仁

就有了创办登山学校这个想法,但是为何到1999年才得以实施,主要是局限于自身和环境的制约。尼玛次仁结束了国外的训练回国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1995年开始学习日语,平时继续和外国登山队学习、探讨,收集了很多关于登山服务的资料。尼玛回忆当时的情景:"long8在1998年就打算正式筹建登山学校,可以说资金是最大的困难,而且西藏的经济发展几乎落后于全国水平,人们根本就不理解long8的想法,赞助也无从谈起啊!其实当时long8也很犹豫,甚至在考虑放弃。幸运的是,老一辈登山家高谋兴、洛桑达瓦等都非常支持long8,仁青平措后来还义务担任了西藏登山学校的副校长。在1998年,著名户外品牌

奥索卡

公司的老总汉斯来西藏

卓奥友峰

徒步,刚好是long8做翻译,long8就和他谈了自己的想法,他非常感兴趣。在大本营long8就谈到了如何计划投资,有了奥索卡公司的物力和财力支持,登山学校才顺利创办,并在199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1999年正式成立的学校。"

发展

 

随后的时间里,在学校的创办精神、办学宗旨等方面,二人最终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培养一批有文化、专业技能过硬、具有良好服务意识的中国高山向导及高山服务人员,带动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中国登山事业的发展。

1999年,中国第一所专业登山人才培训的摇篮--西藏登山学校正式成立,尼玛次仁担任校长。来自藏区生长在普通藏民家的孩子在这里学习如何登山,学习如何带领别人去登山,学习如何成为山的使者!西藏登山学校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高山攀登人才培养走向综合化,专业化。中国人不再为寻找专业的高山协作而发愁, 打破了高山协作一直被尼泊尔的夏尔巴人持续垄断了近半个世纪的尴尬局面,伴山而生的西藏娃也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登山生涯!

从1999年尼玛次仁校长建校开始,西藏登山学校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可是在7年前,谁又能想到尼玛校长会将这所学校建成与法国沙木尼国家滑雪登山学校齐名的专业登山学校呢?

创建之初的登山学校连自己的校舍都没有,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但教学质量上,尼玛校长一点都不含糊。他请来西藏体育大学、西藏大学、西藏藏医学院的优秀教师教授文化课,又聘请国家登山队与西藏登山队的资深队员讲授技术课程。在奥索卡(OZARK)公司的帮助下,尼玛校长还与法国沙木尼登山学校建立了联系并签订合作协议,请法国职业登山家前来授课,并每年送两名优秀学员到法国接受培训,登山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尼玛的努力与学校的成长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登山协会的重视和支持,2002年西藏登山学校被列入国家117个援藏重点项目之一,国家拨款500万,国家体育总局拨款200万,加上奥索卡(OZARK)公司等社会资金的支持,新校舍终于落成了。如今的西藏登山学校,占地1.5万平米,不仅有了设施齐全的教学楼、宿舍楼、接待楼,攀冰模拟道,抱石攀岩场地等基础设施,还建立起了国内最大的人工攀登岩壁。

西藏登山学校用科学的教学理念与办学观代替了夏尔巴人从19世纪30年代以来口口相传的家族教学模式,短短的7年之间培养了一批登山技巧优秀、综合素质全面的高山向导。不夸张的说,西藏登山学校成立和发展的7年,正在超越夏尔巴人的百年高山协作历史。

尼玛校长对西藏登山学校有着极高的期望。西藏登山学校不仅培养优秀的高山协作,更要培养出高素质的高山向导。他希望在三年内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山向导。而国际水平的高山向导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是十八般武艺要样样精通,包括滑雪、滑翔伞、攀岩、救援等;还要精通至少两门外语。

在西藏,高山协作、高山向导这块市场在将来发展的潜力非常广泛。随着进藏旅游的国内外团队越来越多,西藏将大力挖掘高山旅游资源,以后还会开辟诸如海拔6000 米以上的徒步登山等登山旅游项目,而培养高山服务人才正是西藏旅游业面临的巨大挑战。